一手抓機關“軟”文化。推動青年黨員系好入黨“第一顆紐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組織1400余名青年黨員干部成立基層黨務、綜合經濟、民生事業等178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建“紅船”讀書匯,制定學習規則,落實教育經費50萬元,常態化開設政治、紅色、綠色、感恩、群眾“5大課堂”350余次。在網絡上設置“青年說”特色欄目,60余名青年黨員在線上分享學習心得,筑牢政治根基,共促青年黨員邁好入黨第一步。推動機關黨員牢記自身“第一身份”。突出主題黨日政治性。圍繞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以重溫入黨誓詞、集體過“政治生日”、優秀支部案例展示、先進典型教育、技能比拼、志愿服務行動、走訪慰問、評先評優等為載體,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黨日110余場次。突出微黨課時代性。聚焦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以講先進典型、身邊先鋒、親身經歷、學習心得為著力點,評選展播優秀“微黨課”23個。突出黨史黨規教育規模性。舉辦黨史黨規學習教育比賽24場次,1000余名機關黨員參加,近6萬人次通過網絡渠道觀看競賽直播并參與學習答題活動,在市直機關掀起學黨史黨規新熱潮。推動領導干部履行黨建“第一責任”。制定“三級四崗”責任清單,嚴格落實黨組(黨委)抓黨建工作責任,開辦“書記說”欄目,21位黨組(黨委)書記在線上談“黨建業務融合發展”,推動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推動了部門(單位)黨組(黨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班子履行“一崗雙責”。
一手抓機關“硬”文化。聚焦“政治、黨史、法治、廉政、雅安”五種文化,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創先爭優、奮發進取”的機關文化氛圍。一是建設黨建文化長廊,打造奮斗文化。通過多墻面提煉主題文化,展現黨的歷史和光輝歷程,強調重大決策部署,展示黨員先鋒形象,講好身邊廉政故事,呈現雅安多元文化,全方位增強機關黨員干部“認同感”,激發“責任感”,提振“精氣神”。截至目前,已打造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市人社局等黨建文化長廊24個,初步營造出“黨心為旗,雅心為觀”的機關黨建文化和奮斗文化。二是建設黨員活動陣地,打造黨員之家。突出以點帶面,每年落實經費50萬元支持各黨組織打造規范化黨員活動陣地和黨建品牌,建設“溫馨港灣”。通過制度上墻、多媒體演示、黨支部信息公示、圖書室和電子閱覽室建設等,增強黨組織生活“儀式感”,增強黨員“身份感”,營造嚴肅認真、溫馨和諧、團結奮進的氛圍,將黨組織活動陣地打造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前沿陣地,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的堅強堡壘。截至目前,已打造市紀委“忠誠衛士”、市財政局“崇德敬業、理財為民”、市衛健委“守護紅色生命線”等黨建品牌24個,標準化黨員活動陣地20個。三是建設黨建數據中心,打造服務窗口。針對黨員管理較為松散,黨員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建設“黨建數據分析中心”,實現對445個基層黨組織、107個社會組織、6634名黨員的管理全覆蓋,實現了黨建活動現場直播、黨員資料集中研判、黨建情況大數據分析,使機關黨建更加緊密圍繞市委中心,更好服務雅安發展。
(雅安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