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教育廳舉行2024年第7期教育大講堂。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張瀾濤主持活動。活動邀請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蜀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蔡東洲,圍繞“穿越南北古道,傳承蜀道文化”主題開展講座。
“‘蜀道明珠’翠云廊所處的,便是古蜀道中大名鼎鼎的金牛道。它是世界上遺存里程最長、保存最完好、資源最富集的人工古驛道。”講座中,蔡東洲從蜀道歷史概況、蜀道文化遺存、蜀道文化傳承三個方面,深入闡釋了古蜀道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呈現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文化課,讓聽眾對古蜀道文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張瀾濤在活動總結時強調,文化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要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養分,將其有機融入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的全過程,切實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繼承和弘揚教育優良傳統,既要多學習業務知識、增長專業本領,也要注重提高文化素養、拓寬視野眼界,更好擔負起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時代重任,真正以高素質隊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廳在家工委、廳領導,機關處室負責同志和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成員參加活動。
(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