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甘孜州爐霍縣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堅持黨建引領,正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本質要求,做好做深做細民族團結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夯實基礎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組織保證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根基穩固人賢樓高。爐霍縣強化基層組織引領作用,建立22個石榴籽寺廟工作中心、15個鄉(鎮)石榴籽工作中心、143個石榴籽工作室、385個石榴籽工作隊,完善黨委領導的“石榴籽工作中心、石榴籽工作室、石榴籽工作隊”三級隊伍,推動各級黨組織將民族團結工作與主題黨日、黨課等黨內活動有機融合、同步推動,累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活動350余次,黨組織書記以民族政策為主題講黨課70余次,發揮組織優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組織保證。
循序漸進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語言環境
全民學習、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條件之一。面對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漢語交流能力弱的實際,爐霍縣根據《甘孜州村干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以強化村干部口語交流能力為重點,以宣傳愛國主義為出發點,以“一年提認識、打基礎,兩年強攻堅、達目標,三年建機制、固成果”為總體步驟,按照摸清底數、分類定級、編制手冊、加強學習的具體步驟,循序漸進地提升村干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語言環境。
三交相融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縮短時空距離
近年來,爐霍縣積極發揮定點幫扶、對口支援、東西協作作用,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引導干部群眾加強學習交流,尊重愛護其他民族,進一步做好三交工作,累計選派74名干部掛職交流,組織100余名群眾到廣東、浙江等地開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動,組織100余名青少年及教師到浙江交流學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縮短時空距離。
(甘孜州爐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