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式·糧草先行】
1月27日,記者從財政廳了解到,四川2023年首批次政府債券在春節前夕成功發行,目前已撥付各地,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記者在財政廳政府債務管理處債券發行科工作人員牟伶俐辦公桌上,看到3本臺歷備注了不同工作的日程安排,其中一本臺歷上,用筆圈出“1月17日”,旁邊寫著“發行”。
“17日成功發行今年首批債券,籌集578億元。”牟伶俐告訴記者,這些資金將重點支持發展急需、群眾期盼、遲早要干、準備充分、條件成熟的優質項目。圍繞推動項目投資“開局就決戰、起跑就沖刺”,她和同事們正努力備足“糧草”。
發行趕早 卡準節前發債窗口
時間回到1月17日。
當日10時30分,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開啟“四川專場”。接下來的40分鐘,四川2023年首批9只政府債券將接受競爭性投標。牟伶俐一會兒刷新電腦頁面,一會兒點亮手機屏幕,等待著北京現場發回的消息。
電話鈴聲不時響起。“開始了,沒結束,請再等等。”各方面的詢問不斷,牟伶俐一邊拿起電話作答,一邊緊盯屏幕。
債券發行,為何備受關注?“作用突出。”財政廳政府債務管理處一級調研員蔡曉燕解釋,政府債券特別是專項債,是拉動有效投資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推進項目建設中可以“靠前發力”,牽引帶動其他各類投資。
“靠前發力,債券發行就要趕早。”蔡曉燕告訴記者,去年10月上旬,四川啟動相關工作,梳理申報專項債券項目7300余個;11月,財政部下達我省2023年提前批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566億元,債券發行快馬加鞭。
首發窗口瞄準春節前。“年關前后,項目資金需求大。”蔡曉燕說,人大批準舉借債務是必經的法定程序,因此發債時間被定在1月17日,即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2天后、春節休市4天前。
這個時間,較去年的首發時間提前10天。發行前,還有發債項目的評審、篩選等工作。財政部門倒排工期、全速推進,于去年12月順利完成這些工作。
進入2023年,各項工作提早進入戰斗狀態。“盡早完成發債項目清單、實施方案、評估報告等文件準備,及時公告披露相關信息。”牟伶俐和同事還與承銷機構保持溝通,確保首發響應有力。
“來了!”11時25分,現場消息終于傳來,“發得足、發得好,首發圓滿成功。”當天,包括一般債券227億元、專項債券351億元在內,總金額達578億元的9只債券全部順利發行,平均發行利率3.06%。
撥付趕快 資金節前下達市縣
在政府債務管理處債券管理科辦公室,墻上的小白板記錄著重要工作安排。
“1月17日,首發578億元”,當日,首發成功的消息傳來后,債券管理科工作人員宋曉東擦去這段文字,寫上新計劃:“1月18日,繳款到位;1月19日,撥付下達。”
“發行趕早,撥付也要趕快。”宋曉東介紹,債券資金要在節前撥付下達市縣,及時用于支付民工工資、購買材料等,確保債券資金盡快使用。
為進一步了解資金撥付安排,記者跟隨成都市財政局債務金融管理處工作人員項位政走進項目一線。在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三期工程土建一工區,項目經理黃廣鍇說:“隨著火車北站停運改造,我們的工作面已展開,工期要抓緊,正忙著準備材料、設備等要素,等節后復工就開足馬力。”
此次首發債券中,成都軌道交通有4個項目,共計發債4億元,其中18號線三期項目5000萬元。“我們已經對接好。”項位政透露,財政部門提前完成了內審程序,債券資金下達后,會立即撥至項目專用監管賬戶,確保春節前撥付到賬。
同行的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財務專員羅旋介紹,公司對債券資金使用提前做好了計劃,“力爭在一季度使用完畢,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這批資金都要爭取在上半年用完。”蔡曉燕告訴記者,今年將繼續做好項目跟蹤調度,督促各地加快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并強化資金使用績效導向,“資金使用更加安全、規范、高效的地區,在未來的債券發行中將獲得更多支持。”
【招式·拆解】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經濟工作定下的目標。
省委明確,繼續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勁頭,用好各類支持政策,強化要素保障,想方設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條件成熟的項目抓緊開工、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完工項目早日達產達效,奮力實現新年“開門紅”。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兵精糧足,戰無不勝”。打好開局這場決戰,財力保障無疑是關鍵,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
去年11月,財政部下達我省2023年提前批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566億元,額度位居全國前列,提前批債券資金總額創下新高,支持力度繼續加大。用好用足中央支持,實現債券早發快用,就是四川財政助力新年“開門紅”的起手式。
此次搶在春節前發行的首批債券578億元,重點支持發展急需、群眾期盼、遲早要干、準備充分、條件成熟的優質項目。其中,專項債券351億元主要投向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農林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515個重大項目,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加快補齊交通、水利等各項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可以說,這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日報》2023年01月28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