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主持召開座談會,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掌舵領航、謀篇布局。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保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長江經濟帶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
長江經濟帶生態地位突出。從長遠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于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
進入10月,首批越冬候鳥陸續飛抵洞庭湖。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桑湖的一處灘涂上,幾只紅嘴鷗正在悠閑地覓食。隨著天氣轉涼,預計還會有大批候鳥到此越冬。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肯定了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取得重大成就,這讓我們基層工作者倍感振奮。”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高大立說,這幾年,東洞庭湖保護區實施了沉水植被恢復、候鳥棲息地改善等生態修復工程,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穩步恢復,白鶴、中華秋沙鴨等珍稀鳥種從“稀客”變為“常客”。
總書記提到“思想認識發生重大轉變”,讓今年50歲的四川宜賓人肖玉南很有共鳴。他說,自己12歲就跟著父親和哥哥開始在長江捕魚,幾十年來眼看著魚越來越小、越來越少。2017年退捕上岸后,他成為長江協助巡護隊隊員,從捕魚人變成護魚人。“這些年,長江水更清了,長江的魚又回來了,更重要的是,人的觀念在變化,保護生態成了我們的自覺行動。”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近8年來,沿江省市探索出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大家普遍認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的成績,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及時果斷作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并科學指引這一重大戰略實施。
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
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取得的成效還不穩固,要以高水平保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云南麗江所處的“三江并流”區域,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為我們立規矩、劃紅線、明方向。”麗江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和圣軍說,未來要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確保一江清水出麗江。
在湖北宜昌,位于長江邊的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產業園實施“關停、轉型、搬遷、治污、復綠”五大工程,不斷推進綠色化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化。
興發集團董事長李國璋說,總書記提出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未來我們要把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產品作為發力方向,推動企業綠色化、精細化、高端化轉型,更好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和諧統一。
“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強調的這一點,讓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黨支部副書記李腥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化屋村依托烏江上游支流六沖河岸的自然風光開發鄉村旅游,2021年以來全村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過3億元。“我們要常態化開展河面垃圾清理,守護河水常清,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端好‘旅游飯碗’。”李腥說。
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更好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長江經濟帶這條暢通雙循環的主動脈必須更加強壯有力。
走進安徽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谷體驗中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吸引著眾多參觀者駐足體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更激發了我們自主創新的動力。”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說,要加大認知大模型等前沿核心技術投入和研發,爭取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把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志明說,余干縣是糧食、水產大縣,要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我們將多措并舉優化多式聯運體系,持續降本增效,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展現更多作為。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領域、新渠道,這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上海要發揮“龍頭”作用,進一步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紐帶”效應,提升國際資源對長江經濟帶的輻射作用,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大力量。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