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場多部門、多領域、多角度的分享活動,本身就是一場理論武裝的成果展示,讓我觸動很大、受益匪淺。”10月22日,省稅務局政策法規處干部田永乾帶著收獲的喜悅,走出省直機關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四場分享交流會會場。
為引導省直機關廣大青年黨員、干部堅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省直機關工委分片分期舉辦4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心得分享交流會。
學了些啥?交流什么?怎樣做到知行合一?10月22日,在以中央駐川單位青年干部為主體的“壓軸”會議上,33個省直部門(單位)的青年干部代表共享交流“盛宴”,11名青年干部作分享交流——
學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92篇著述洋溢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體現著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飽含著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深沉熱愛。
通過學習,青年干部們更加深刻體會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深刻內涵。
“要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全面領導,履行好儲備安全管理的職責使命,堅決守好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底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四川局二五五處干部陳星華說。
前不久,省通信管理局青年干部楊敏隨所在黨支部參加了梓潼“兩彈城”主題黨日活動,重溫了特殊歷史時期隱姓埋名的老一輩科學家忠誠報國、無懼艱苦、頑強攻關、甘于清貧的動人往事。
“他們一生為黨為國奉獻、始終堅守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是我們青年同志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楊敏深有感觸。
楊敏決心要堅持以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樹牢自主創新意識,為創新之“花”灌注強大精神動力,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讓人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有力量,越學越有干勁。”分享交流中,青年干部們表現出堅定地理想信念和昂揚的精神斗志。
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干部范福才表示,要用“一生一世”的入黨誓言,堅定“黨有號召、我有行動”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不忘初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心懷國之大者,扣好每一顆人生紐扣。
學出責任情懷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是時代賦予黨組織的責任,也是每個黨員的責任。
“自以為工作勤奮,愛崗敬業,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通過這次學習才真正發現,自己把主要精力和關注點放在日常具體事務上,卻事倍功半,不能較好地領會中央和上級組織的意圖、精準落實。”交流會上,省農科學院干部殷浩不斷審視自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應該承擔的責任。
為讓自己更好地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殷浩制定了“路線圖”:不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批評,學以致用,全力做好現代蠶桑科技進步的排頭兵、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三農”問題的重要智庫。
全省2.4萬稅務干部上門一對一包聯64余萬戶納稅人,協調解決涉稅涉費問題近7000個;疫情期間及時出臺支持復工復產的“稅十條”;1至8月,全省共新增減稅降費676億元……作為落實減稅降費工作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青年干部劉定杰認為:“稅務人用青春留住企業發展青山,用汗水涵養經濟稅源,正當其時、適得其勢。”
交流分享中,學員們普遍認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發展的“理論寶典”和“最新教材”,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既是使命所系,也是職責所在。
“將立足國家全局和四川大局,身在地方、心系中央,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尋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正確打開方式’。”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蹇閱說。
學出本領能力
學無止境。通過這次學習,青年干部們對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了深刻系統地掌握,對事物和問題的本質把握能力明顯增強。
“當前,就是要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際,不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的能力。”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干部趙小波與大家探討,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檢驗學習成果。
作為一名測繪工作者,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技術服務中心干部劉飛則學到了“問題導向”四個字的科學思維方法,表示將積極從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下思考謀劃推進具體工作,化理論為具體方法。
“我們應該如何發揮好大熊貓保護工作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好的生態環境呢?”分享開篇,中國大熊貓中心干部王永躍提出這樣的疑問。
“那就是大熊貓保護要以綠色發展為總基調,建立起大熊貓保護工作領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樣板,為建設生態文明貢獻力量。”王永躍驕傲地稱自己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找到了答案。
王永躍結合在臥龍工作的經歷,為大家分析例證:一名貧困戶曾被野豬攻擊,種的糧食常常被破壞而顆粒無收。隨著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系統工作的開展,他的土地退了耕、還了林、還了竹,政府還為他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再后來,他建起了農家樂,貧困戶搖身變成了致富人。
“所以,保護和發展并不對立,只要用對方法,綠水青山就會成為造福民生的金山銀山。”王永躍說。
(川報記者 徐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