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既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四川現代化建設必須破解的緊迫課題。3月6日-7日,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省委政研室婦女干部職工來到資陽,圍繞文旅融合發展開展專題調研活動。
調研組先后到資陽國際數字游民社區、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中心、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臨江鎮紅碑村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環美院創意文化產業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文化資源挖掘利用等情況。
踏尋足跡,觸摸發展脈搏。走進國際數字游民社區,大家穿梭于開放式辦公區、創意沙龍與共享公寓,了解資陽盤活利用農村閑置資產吸引青年創新創業人才落地情況,感受自媒體創作者、短視頻博主、自由撰稿人等數字游民自由創作氛圍。步入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中心,了解資陽打好成德眉資同城牌、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情況,感悟資陽將強大交通流量轉變為經濟發展增量的蓬勃活力。
藝術浸潤,培育美學素養。在四川音樂學院臨空經濟區校區美術學院,馬一平藝術教育文獻展和中俄油畫大展讓女職工們沉浸于東西方藝術交融的視覺盛宴。從寫實主義到抽象表達,從俄羅斯油畫的深沉與大氣到中國水墨畫的靈動與飄逸,大家在畫作前駐足品鑒,于光影與色彩的律動中滋養審美素養,感悟藝術與生活的深層聯結。
漫步鄉村,繪就詩意畫卷。在臨江鎮紅碑村,大家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川派茶藝,體驗傳統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感悟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效。了解到這個昔日的“空心村”,依托緊鄰美術學院的獨特優勢,通過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提升,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山水美、田園美、院落美、環境美、鄉風美”的蝶變重生,女職工們連連稱贊。
解碼文化,賦能文旅融合。在安岳縣,大家了解理學鼻祖陳摶、數學泰斗秦九韶、“普州太后”許黃玉等歷史文化名人故事,深入毗盧洞和圓覺洞感受巴蜀工匠“以石為紙,以鏨為筆”的極致技藝,期盼資陽進一步用活用好豐富文化資源,找準文化和旅游的契合處、連接點,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品質,以旅游促進文化的傳播消費,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此次調研活動,讓女職工們進一步感悟傳統文化魅力,凝聚奮進力量。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政研改革事業,努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中綻放“她力量”、書寫“她精彩”。
(省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