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委老干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聚焦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組織覆蓋不全、組織生活不優等問題,積極探索加強組織覆蓋、聯系指導和活動引導,持續提升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的管理水平。
強化組織覆蓋,確保“流動不流失”。開展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情況摸排,結合全市黨員統計工作,對離退休干部黨員流出時間、流出地、流出數等進行了梳理摸排,全面建立人員臺賬,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在摸排基礎上,針對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在成都居住較集中的實際,主動協調市直機關工委和市委組織部,依托宜賓市駐蓉辦事處,試點成立市直機關在蓉離退休干部臨時黨支部,按照“機關工委領導、組織部和老干部局指導、辦事處服務管理”的模式開展活動,活動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讓210名離退休干部黨員“離宜不離組織”。堅持“宜建則建、有形有效”的原則,指導縣區積極探索流動黨組織建設。興文、屏山、珙縣、筠連等縣區已在宜賓、成都等地建立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黨支部4個,為113名黨員構建了“紅色新家園”。
強化聯系指導,確保“學習不缺位”。健全定期聯系機制,在重陽節、春節等重要節日,邀請市委領導走訪看望臨時黨支部流動黨員,并向他們通報宜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緊密組織“紐帶”,提升流動黨員的歸屬感。結合中、省、市重大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通過郵寄等方式,第一時間為流動黨員送上學習資料,確保他們緊跟形勢不落伍。注重發揮互聯網實時便捷的優勢,通過微信交流群、“三江金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將中省市文件精神和黨史理論知識推送給流動黨員學習,組織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專題報告會、參與線上知識競答等活動,讓老同志常學常新。
強化活動引導,確保“余熱不退減”。結合中省“建言二十大”“我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專題調研活動,引導臨時黨支部積極組織流動黨員在當地開展調研活動,鼓勵流動黨員通過網上建言渠道,繼續為宜賓發展建言獻策。利用“三江金秋”文化活動周等契機,邀請流動黨員回宜參與文藝匯演、書畫展覽等活動,組織他們參觀調研新興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等情況,切實感受宜賓的發展變化,進一步厚植故鄉情懷,引導他們在流入地當好宜賓發展的“宣傳員”和“代言人”。鼓勵流動離退休干部黨員融入流入地黨組織,積極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力所能及地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和作用,充分彰顯宜賓離退休干部的良好形象。
(宜賓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