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從嚴從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近年來,中江縣從嚴把關口、加強教育、作用發揮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新時代黨員隊伍建設,鍛造過硬先鋒隊伍,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
聚焦蓄好“源頭活水”,提升黨員發展質量。一是拓寬發展渠道。重點摸排返鄉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生、青年農民、新就業群體等群體,建立發展黨員后備人員信息庫。通過壩壩會、志愿服務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加大引導宣傳、吸納培養,引導各先進分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23年以來在上述各類人群中發展黨員200余人。二是開展政審聯審。印發《關于建立全縣入黨發展對象政審聯審工作機制的通知》,在基層黨組織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的前提下,建立縣級部門聯審工作機制。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會同紀檢監察、公安、信訪、市場監管等9個部門對擬吸收入黨的發展對象,逐一進行“拉網式”篩查,從源頭上把好入黨關口,嚴防“帶病”入黨。三是嚴格提級審核。強化發展黨員流程監管力度,對新發展黨員的檔案資料經黨支部、基層黨委審核后提級報縣委組織部把關,對入黨人員的政治標準、發展程序等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予發展。2023年以來已審核303人。
聚焦抓實“充電蓄能”,加強黨員教育工作。一是建好黨員教育陣地。分類分批對全縣村(社區)黨員教育陣地進行提檔升級,2023年投入資金136.5萬元,改造提升黨員教育陣地14個。深入挖掘黃繼光紀念館、繼光故居等本地紅色資源,打造黨員黨性教育基地,通濟鎮道樁村成功入選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二是做實黨員日常教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貫穿黨員教育培訓活動的主線,制定年度培訓方案,采取“點單”授課模式,根據基層需求確定教育內容,變“灌輸式”為“精準式”培訓。2023年以來,縣級層面舉辦集中培訓班22期、基層黨委開展兜底培訓活動500余場次,共培訓4.7萬余人次,實現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三是強化流動黨員教育。“雙向”摸排建立流動黨員臺賬,完善流動黨員“1對N”聯系機制,及時掌握流動黨員工作、學習、思想動態。發放《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登記卡》1200余份,引導流動黨員就近就便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參加學習教育和組織生活,確保流動黨員務工不誤學。
聚焦發展“紅色力量”,發揮黨員先鋒作用。一是堅持志愿服務在一線。用好社區“雙報到”制度機制,選派18名優秀黨員擔任重點小區黨建工作指導員,組建“繼光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56支,將黨員志愿者融入樓棟“微網格”,積極開展全域無垃圾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2023年以來共開展活動300余次。二是堅持項目建設在一線。在省市重大項目建立臨時黨支部10個,過好“工地組織生活”,以“組織溫度”提升“建設速度”。用好“一線工作法”,臨時黨支部將辦公地點設在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等工作一線,主動牽頭解決項目中的大事、要事、難事,采取書記現場辦公的方式,按照限時辦結機制解決項目的難點、痛點、堵點。2023年全縣的省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8.58億元,占全年投資的146.07%。三是堅持鄉村振興在一線。大力實施“鄉村頭雁”培養計劃和村干部學歷提升三年行動等,實現村干部學歷年齡“一升一降”,結構不斷優化。系統實施“職教興鄉”“千人千村”“百企聯百村”等行動,選派黨員干部249名到村任職,撬動各類產業項目投資8.8億余元,2023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同比增長5.1%,收入超百萬元的村達25個。
(中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