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雅安市雨城區法院以“轉樹作抓”鞏固提升行動為契機,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楓雨彩虹”司法服務品牌,更好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淬煉“楓”度,提升基層治理之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創建“紅楓”黨建品牌,創新“楓橋經驗”的司法實踐。開展“法官進網格”活動,深入雅安市大興生態旅游建設項目、雅安市光華山城市綠芯、1869大熊貓生態世界(一期)首開區項目等工地,主動送法上門、為企業排憂解難。創建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構建常態化巡回審判機制,在上里、周公山設立人民法庭巡回審判點,受理民商事案件118件,結案100件,其中調解撤訴42件,調撤率達42%。組織開展“送法進鄉村”“三八”婦女節志愿服務、“反電信詐騙”等系列特色普法宣傳活動,增強群眾依法維權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
春風化“雨”,厚植服務群眾之本。緊緊結合“轉樹作抓”鞏固提升行動和群眾最不滿意“十大作風”問題,常態化走訪收集群眾訴求,針對問題短板提出明確整改要求,細化責任人限期整改,形成定了就辦、辦就辦好的良好工作氛圍,以一流作風、一流狀態推進全院工作提質增效。持續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大力推行四川移動微法院APP、陽光執行APP等,著力打造“指尖上”的訴訟服務,積極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注重提司法服務效能,至今年5月24小時自助法院正式運行以來,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99人次,實現“訴訟零等待,服務不打烊”,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一網通辦”“指尖訴訟”的便利。堅持人性化和科技化服務相結合,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司法服務20余件,兌現減、緩、免政策7件12791元,發放司法救助金3人4萬余元。
遇見“彩虹”,灑下公正司法之光。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圍繞“抓黨建促審執”工作思路,將黨建工作貫穿于服務大局、審判執行、隊伍建設等全過程各方面,讓群眾在公平公正中感受司法的溫度與力度。聚焦民生領域,成立3個黨員辦案突擊隊,專啃執行工作“硬骨頭”,綜合運用司法強制和司法救助等措施,受理涉民生執行案件339件,執結103件,執行到位金額2070286.89元,有力解決一批民生案件,群眾司法獲得感持續提升。
(雨城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