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屏山縣通過構建“紅色體系”,匯聚“紅色合力”,推進“紅色示范”,全面加強“紅色物業”管理服務水平,著力為群眾解決身邊小事,切實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指數。
構建“紅色體系”強化黨建“主心骨”
強化行業黨委領導。緊扣“抓行業就要抓黨建”責任,成立縣級物業行業黨委,聯動社區、業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建立四方物業聯席會議制度,推動物業行業黨建和業務共部署、同落實。實施物業黨建聯建。探索小區功能型黨支部建設,推動黨組織建設“關口”前移、“服務”下沉,建立物業企業黨支部3個、小區黨支部58個,推行小區黨支部委員與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確保治理工作橫向到邊。深化睦鄰黨建體系。推進睦鄰陣地進小區,建設“睦鄰空間”3個,為物業提供活動場地、為居民提供議事平臺。動員76個企事業單位黨組織、1519名黨員到社區“報到”,下沉小區協同物業開展志愿服務,覆蓋居民1萬余人次。
匯聚“紅色合力”凝聚服務“向心力”
拓寬治理路徑。探索“物業+社工”模式,引入和整合“源之心”“金江社工”等10家社會組織,建立需求、服務和問題“三張清單”,鏈接資源,凝聚治理合力,提升居民滿意度。提高服務品質。引入頭部物業企業,推行“紅色管家”24小時“在線巡查”制,打造“紅色物業”服務驛站,為小區居民提供臨時休息、快遞收發、工具借取等多種便民服務。實行國企“兜底”。指派縣屬國有物業公司兜底,采取群眾意見加規劃設計,整合物業費、車位租金等資源,推動人車分流和居民生活空間擴容,新增綠化面積4500平方米,新建小區道路26平方米,“物業空白區域”全部清零。
推進“紅色示范”繪就治理“同心圓”
推進美麗小區示范。通過物業牽頭收集意見、社區組織群眾會商、國有公司代建模式,引導群眾變“要我干”為“我要干”,統籌資金1200萬元建設美麗示范小區5個。推進物業企業示范。深化“紅色物業”星級企業創評,推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鞏固擴展豪升活、鴻福物業2家三星級“紅色物業”企業創評成果,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推進群眾自治示范。建強小區業委會、紅色管家突擊隊、志愿服務隊等治理隊伍,開展“手語潤童心”“彩繪童趣·儲存幸福”等兒童主題活動49場,開展義剪、義診等愛老敬老服務活動23場,開拓群眾自治新局面。
(宜賓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