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縣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堅持黨建引領,以網格化管理、強化人員培訓、打造信息平臺、合理調配資源為路徑,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形成高效化、合理化、精細化的“實力型”治理體系。
以黨建為引夯實治理能力
全面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成立“微網實格”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微機制”,組建“微組織”,推動網格體系由“粗放”向“精細”轉變。共設全要素“微網格”96個,調配全縣各部門1800余名黨員進入“網格黨小組”,構建“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體系,整合縣級部門、鄉鎮包村工作組、駐村第一書記、派出所民警等縣鄉村三級干部10類入網力量,統籌力量下沉網格,實現群眾困難訴求“一網收集,一網解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一員帶一網、一網帶一片,帶動發揮網格內志愿者、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社會力量協同作用,使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
以賦能為基提升治理水平
由縣委組織部牽頭,以11個鄉鎮黨校、54個村教學點、3個實踐基地為平臺,輻射全縣51個村和2個社區。統籌浙江、綿陽幫扶力量、州級、縣級師資庫、各職能單位業務骨干等多方資源,形成“研討+學習+實踐”的一體化培訓機制,針對基層干部不同崗位職能和學習階段,堅持點對點補短板,實打實強能力,安排培訓34期,涵蓋人數2800余人,開展遞進式、系統化培訓。發揮18名優秀駐村書記作用,總結整理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讓優秀“一線工作者”講透“一線工作法”,讓優秀“頭雁”帶動基層“群雁”,學會和群眾打交道,提高個人能力,增強基層治理的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
以技術為據優化治理手段
依托“壤塘家園”“網格E通”等媒介,配備使用96部手持終端機,建立網格事項準入制度,組織開展APP使用培訓會1次,實現社情民意一鍵上傳,群眾訴求一屏全覽,今年以來受理各類訴求和網格事件5000余件,處置率達96%。利用微信群組建網格“朋友圈”,建設信息傳遞“高速路”,線上傳達,線下解決。拍攝《“格桑”普法小講堂》、《小玖說事》系列微視頻,線上依托公眾號、視頻號向群眾宣傳,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大“馬力”,提升“拉力”。編排法治情景劇《我有一個“家”》《一個都不能少》,舉辦線下“茶話會”,推廣法治、民政、教育,構建線上+線下交互融合的治理格局。
(阿壩州壤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