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構建和諧民族關系,金口河區法院立足審判實際,“三力”齊發,為彝區社會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建立聯動機制,聚攏法治向心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充分發揮多方聯動調解工作優勢,與2個彝族鄉分別建立訴訟服務與非訴解紛組織合作機制,形成矛盾多元調解合力。成立“石榴籽調解室”,邀請3名德高望重的彝族“德古”加入,壯大矛盾多元調解力量,2023年以來成功調解涉彝糾紛18件,為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推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金口河、法治金口河貢獻了力量。
二是創新宣傳方式,挖掘法治驅動力。成立金河人民法庭“轉轉花”普法宣傳隊,在重大節日、重要時間節點,針對彝族群眾普遍關心的法律問題,組織“法治講堂”等活動6次。開展“法治進校園”、“小綠芽,法潤同星”、“巾幗護成長”等系列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20余場,多方位增強普法輻射度,引導彝族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在微信公眾號開設“普法小課堂”專欄,發布普法視頻5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法治故事,傳播法治思想。
三是配齊配強隊伍,筑牢法治保障力。建立彝漢雙語司法服務工作機制,聘任彝族群眾擔任人民陪審員、彝語翻譯,充分滿足彝區群眾訴訟需求。配齊配強少數民族干警。用好“法答網”“案例庫”等審判業務學習平臺,全面提升干警專業能力。打造“干警小課堂”、“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等平臺,開展彝漢雙語、民族法律法規等專題培訓5次,干警業務技能和專業知識儲備得到全面提升。
(樂山市金口河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