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重于泰山!緊要關頭,為堅決扛起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使命擔當,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宜賓市直宣傳文化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迅速激活應急狀態,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中。
主動作為、奮力擔當,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市直宣傳文化系統主動作為,將宣傳文化工作與戰疫抗疫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努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報道者”與科學抗疫的“助力者”。
做好疫情防控的“報道者”。宣傳系統新聞戰線在這場戰疫中沖鋒在前、奮戰在先。宜賓廣播電視臺和宜賓日報社大批記者奔赴一線,開啟全天候作戰模式,不分晝夜疏通群眾信息渠道,傳遞最新最快資訊,切實有效地幫助人們消除恐慌、緩解焦慮,在特殊時期發出主流媒體權威聲音。截至目前,共刊播稿件350余條,全網傳播量達1680萬以上;發布微信稿件近100篇,全網總傳播量達280萬以上;利用全市14000個應急廣播“村村響”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著力打造新媒體作品3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作為媒體人,更應該展現責任感和使命感......”趙杰是宜賓電視臺全媒體一部常務副主任兼節目總監,從9月7日進入非常態疫情防控宣傳報道以來,他靠前指揮,帶領一支能吃苦能戰斗的全媒體采編隊伍,統籌策劃推出的《你永遠可以相信宜賓人》《宜賓有愛 疫去安來》《熱點回應系列問答》《抗疫小百科系列短視頻》《萬家燈火 靜盼黎明》等大量大小屏融合的新聞報道產品,把宜賓市權威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解讀、抗疫一線的暖心故事、多措并舉的防疫措施、極具貼近性的防疫服務資訊進行全網傳播,為營造全民一心、團結抗疫的濃厚社會氛圍做出了積極努力。
科學抗疫的“助力者”。為積極助力城市疫情治理,宜賓文傳巴蜀數字科技集團緊急研發數字防疫產品,以龍城社區為試點,開通社區居民緊急救援訴求系統,為孕婦生產、癲癇治療、癌癥化療、心臟瓣膜置換等緊急就醫情況打通群眾訴求直達通道。系統上線1個小時,累計收到社區居民緊急訴求100余條。研發核酸檢測信息化系統,解決未做核酸人員信息收集難、統計難的問題;推出紅黃碼報備系統,暢通應急紅黃碼居民與社區、醫院的溝通渠道,大大提高了消息通知和數據統計效率,有效提升了社區處置效率。
發揮優勢、文化助力,傳遞社會溫暖正能量
市委宣傳部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文藝名家以及各類文藝骨干積極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詩歌、散文、歌曲、短視頻等作品,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平臺發布,用文藝力量馳援抗疫。據不完全統計,一周左右時間,創作文學作品220篇/首,攝影作品500幅,美術作品40幅,音樂(歌詞、歌譜)作品5首/篇,書法作品50幅,視頻作品4個。
全市公共圖書館堅持“館舍封閉,服務不停”的原則,紛紛舉行形式各樣的線上閱讀活動,倡導市民朋友在居家期間與書為伴,感受閱讀帶來的溫暖與力量。市圖書館通過微信、網站、小程序等數字閱讀平臺,推出了“有聲圖書館”“少兒多媒體圖書館”“新東方考試資源庫”等音、視頻資源。市文化館、市酒都藝術研究院利用“宜賓文旅”抖音、視頻號等平臺,推出線上藝術課堂和精品文藝作品展播,讓大家“宅”在家就可以學習川劇、雜技、舞蹈等技藝,觀看《霧中燈塔》《東方有竹》等宜賓本土文藝作品。市博物館推出“360度全景式云觀展”“宅家抗疫文物模仿秀”等活動,極大豐富了市民抗疫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
(宜賓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