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壩州紅原縣聚焦黨建引領發展“紅色引擎”,推動基層黨建與產業、人才、生態、組織深度融合、齊頭并進,強力助推全縣草原產業轉型升級促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黨建+組織”聚發展合力。構筑“鄉鎮黨委+村社黨支部+合作社+牧戶”的草原產業轉型升級組織體系,發揮鎮政府、村居委會、村居民小組、農牧民群眾等參與主體作用,發揮協會、經濟、監督等118家組織協同聯動作用,確保鄉村振興領導到位、參與廣泛、推進有力。圍繞“黨建引領、抓鄉促村、整縣提升”組織振興示范創建,在31個行政村實施“三下沉四示范”(即干部、服務、考評下沉,即組織、產業、治理、環境示范)行動,有效擴大黨組織活動覆蓋。精心打造隱叢酒店、紅喬驛站、自駕營地等點位,發揮牦牛標準化養殖、濕地公園植被恢復示范效應,有效提升草原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力、帶動力。
“黨建+產業”助群眾增收。創新“黨支部+村集體經濟+脫貧戶入股”“支部+公司+牧戶”“公司+培訓+基地+農戶”等模式,助推產業“生血”創收入,活化利用本土資源,大力發展牦牛產業養殖,通過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引入村民鄉賢和社會資本經辦“牧家樂”、精品民宿、特色文旅商店,走好走實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路子。盤活資產“活血”破瓶頸,實施“支部+公司+農戶”互贏模式,鼓勵農戶參與牦牛管護、銷售等各環節,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在村集體、職業經理人、合作社社員三方實行4:3:3利益機制聯結模式,帶領更多農戶增收,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家門口致富。資金扶持“輸血”強基礎,通過鄉村振興項目和產業資金投入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切實解決村級無項目、無資源、無資金的問題。
“黨建+人才”強產業支撐。堅決當好“先鋒”,鎮黨委班子成員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示范帶動鎮、村、組黨員干部出實招、解難題,以實際行動引領廣大群眾和外出鄉賢踴躍參與、捐錢出力,黨群同心推進村集體經濟共同發展。堅決配強“頭雁”,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干部,把年富力強,有知識、懂技術的35歲以下的年輕人培養成村級后備干部,不斷調整村領導班子結構,著力將村領導班子建設成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堅強堡壘。吸引“能人”,吸引企業、公司、經商能人、產業能人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我鎮集體經濟基本采取外租盈利的方式運營;通過唐日合作社、悠牧部落等集體經濟的示范帶動,鼓勵本土人才回鄉創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積極宣傳縣委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政策,吸引68名知識青年從事有規模的種養業和旅游業,進一步帶動地方發展。
“黨建+生態”靚鎮村環境。圍繞“美麗鄉村”主題,組建45支黨員志愿隊、設立120個黨員示范崗、劃分105個黨員責任區,分季度定期組織縣級聯系部門、鎮村社黨員干部帶頭參與“全域無垃圾”“違建拆除”“彩鋼棚拆除”行動,帶頭爭當美麗庭院、美麗村莊的“踐行者”“引領者”,營造“大美紅原”共建共享濃厚氛圍。按照“盡力而為、一人一崗、一崗多人”原則,采取黨員個人承諾、黨員集體承諾的方式,設置生態振興黨員先鋒崗,明確35個村社350名農村無職黨員參與環境整治、河道管護、植樹造林、森林草原防滅火、野生動植物保護,通過成績亮曬、群眾監督、定期述職,激勵無職黨員當先鋒、做表率。
(阿壩州紅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