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陽、遂寧、南充、廣安、資陽、甘孜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各地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論述以及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文化為魂、旅游為體、科技賦能、保護優先,合力喊響擦亮“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進一步提升四川文旅的影響力,邁出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堅實步伐。
德陽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認真學習領會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省委全會的主題主線、戰略考量,深刻領會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具體部署,切實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要把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做強產業基礎、做好融合文章,為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多貢獻。要在全省大局中找準方位,增強戰略定力、奮斗動力、爭先魄力,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各項工作打開新局面。要深刻領會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具體部署,對標對表、分解任務,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多措并舉擴內需促消費,加快打造新消費場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路線,充分釋放消費市場活力。
遂寧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堅持以文體旅打頭陣,把牢安全底線,遵循市場化運行原則,努力引進更多國省賽事、演藝活動在遂落地承辦,加快打造繼成渝之后的演藝賽事“第三城”。要打開思路格局,強化創新創意,加快盤活現有文體旅存量資源,特別是依托觀音湖做好“水文章”,加快建設“未來水世界”,點燃文旅“爆點”,努力打造具有影響力、吸引力的“內陸海濱城市”。要走出去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加快建立完善更加科學的體制機制和更加靈活高效的運行模式,推動遂寧文體旅集團高效運行,更好統籌產業布局、項目建設、宣傳營銷、活動舉辦等重大工作。要在改造優化環境、提供優質服務上下功夫,統籌抓好城市硬環境建設和服務軟環境改善,進一步完善留客措施,讓游客來遂寧玩得開心、出行舒心、服務暖心、消費放心。
南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指出,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系統部署了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各項工作,主題鮮明、內涵豐富,讓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要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夯實文旅產業支撐,搶抓國省政策機遇,謀劃一批引領性、特色性和創新性文旅項目,加快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努力形成更多實物量、工程量和投資量。要堅持以業態升級為牽引,強化文旅產品供給,緊盯市場需求和游客消費理念轉變,讓傳統旅游景區、文旅企業煥發新的生機。要積極引育龍頭企業,培育壯大中小企業,持續夯實南充文旅產業發展的底部基礎。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增強內生發展動能,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不斷開創南充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廣安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堅定做活文旅。要持續擦亮“三張名片”,堅持亮山亮水亮文化,突出紅色、綠色、特色,將文旅資源串珠成鏈,推動城區、景區、園區聯動發展,聚力塑造文旅特色品牌。要堅持“四態”融合,全域全業態發展文旅產業,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豐富高附加值產品供給。要強化區域協同發展,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著力建設重慶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要增強優質服務供給,構建舒適便捷的文旅設施體系,完善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體系。要深化文旅領域改革,內生外引壯大文旅經營主體,發揮科技創新賦能作用,優化要素資源配置。
資陽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指出,此次省委全會專題研究并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的決定》,對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結合實際細化具體舉措,推動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資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優特色文旅名片,推進文旅產業全域全業態發展,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深化文旅融合重點改革,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甘孜州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安排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度涵養文旅深度融合高品質文化,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旅游全鏈條貫通、全過程融合、全要素參與。要加快培育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業態,堅持以高標準建設G318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和G317高原絲路文化走廊為統攬,持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完善配套服務設施,豐富場景業態。要持續打造文旅深度融合高能級主體,鼓勵引導專業化經營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文旅項目開發運營,培育更多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的經營主體。要聚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高水平創新,進一步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和國有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省內外合作機制,推進智慧景區、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平臺建設。要系統構建文旅深度融合高效能保障,切實抓好社會綜合治理、文旅市場監管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為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四川日報》2025年06月23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