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2 日,成都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鐘科帶領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等部門專家,赴簡陽市楊家鎮界牌村開展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同步推進機關 “三下鄉” 專家志愿服務與駐村干部管理調研,并召開專題座談會,以政策宣講強共識、以專業服務解難題、以精準部署促發展。?
活動現場,界牌村負責人介紹了村級黨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完善、集體經濟發展及村民生產生活等情況。3 名專家志愿服務團成員聚焦村域發展需求,分別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農作物科學種植、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等領域,提出針對性工作思路與實操建議,并現場解答村民疑問,將專業技術轉化為鄉村發展 “金鑰匙”。10 名來自市衛健委、市審計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的駐村干部代表,結合駐村實踐交流工作心得、分享創新方法,同時反映村民增收致富的現實需求,為后續幫扶工作找準著力點。?
座談會上,鐘科圍繞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從 “深化認識強動力、找準抓手強融合、做實駐村促發展” 三方面作交流分享,明確工作方向。他指出,各級機關要深化 “四個認識”,深刻把握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 —— 既是擔負城市使命的 “必答題”、傳承歷史文脈的 “硬支撐”,也是賦能城市發展的 “新動能”、推動鄉村振興的 “助推器”,需自覺將其作為檢驗政治能力的重要標尺,探索歷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針對黨建引領文商旅體融合,會議強調要優化 “三種模式”:深化 “局長、處(科)長換位走流程”,推動從 “事后找問題” 向 “事前找問題”、“一次閉環” 向 “循環閉環” 延伸,以群眾評價檢驗實效;抓實 “三下鄉” 行動,通過非遺培訓、技術指導、渠道對接、困難幫扶,將專家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優勢;開展 “國慶文商旅體調研行”,以回鄉調研察實情、對標調研找差距,為融合發展聚智。?
對駐村干部,會議要求抓住 “三項重點”: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宣講全會精神,推動政策入腦入心;挖掘鄉村資源稟賦,打造 “農事 + 研學”“林盤 + 旅拍” 等和美鄉村樂享場景;搭建機關與鄉村的溝通橋梁,積極爭取項目資源、反映群眾訴求,爭當鄉村發展 “領頭雁”。?
此次活動既是全會精神向基層延伸的生動實踐,也是機關資源下沉、服務惠民的具體行動,為推動文商旅體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成都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