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全市8個縣(區)中有5個縣29個鄉(鎮)屬于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是名副其實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市,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天府之肺”“動植物基因庫”。由雅安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第五檢察部、第六檢察部和駐獄駐所檢察室組成的雅安市檢察院機關第一黨支部緊扣護航“大熊貓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定位,扎實開展先鋒模范支部創建,發揮黨建與檢察業務“融”與“活”雙引擎作用,打造“紅色檢心.守護青綠”支部黨建品牌,服務綠色發展示范建設,形成了“有力、有形、有效”的黨建模式,推動了“能動監督、充分履職、為民司法”檢察理念的落實。支部先后涌現出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四川省政法系統先進個人、全省環保工作先進個人、雅安市工人先鋒號等先進典型。
抓示范引領,黨建全面融入檢察業務。準確把握支部在業務工作中的戰斗堡壘定位,以“支部建到連隊”的理念,根據黨支部涵蓋的檢察監督業務職能,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創新支部黨建載體,延伸黨建觸角。檢察長范文清作為支部一名黨員,發揮“頭雁效應”,帶頭在支部講黨課。黨支部每年邀請1名全國先進模范人物結合自身實際為支部黨員講1堂黨課,切實做到向身邊榜樣看齊,激發支部黨員爭先創優、愛崗敬業的奮斗活力。在巡回檢察、職務犯罪偵查等機動性較強的業務中,設立臨時黨支部3個、臨時黨小組7個,由部門負責人、年輕骨干黨員干警為主搭建臨時支部委員會,常態化、多樣化開展黨建工作,實現檢察業務到哪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就延伸到哪里。在承擔省檢察院指派對邛崍監獄巡回檢察期間,與邛崍監獄封閉執勤臨時黨支部開展共建,參加家庭助廉座談會,開展以案釋法,受到省檢察院、省監獄管理局肯定。市檢察院創新規范化開展的社區矯正巡回檢察,被省檢察院認定為創新工作并做會議交流發言,獲最高檢第五檢察廳領導肯定。
抓組織賦能,黨建有效激活能動履職。講政治、顧大局,既是檢察工作的業務要求,更是黨組織的政治要求。支部就是旗幟,黨員就是明燈,黨支部找準服務大局與依法履職的契合點,選配優秀青年骨干擔任支部委員,覆蓋支部所在的3個職能部門,在組織建設過程中發揮紐帶作用,不斷促進黨建與業務融合,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能動檢察”理念開展檢察公益訴訟,主動服務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成渝經濟圈建設。2022年以來,開展“以檢察‘藍’守護長征‘紅’”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對全市44處紅軍長征不可移動文物開展保護監督,制發10件檢察建議,有效助力“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雅安段建設。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公益保護協作實施意見》,不斷完善“碳匯替代修復”等多樣生態修復模式,切實抓好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保護。辦理破壞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23件,促成補植復綠247畝,經驗做法被《檢察日報》關注報道。與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共同簽署《關于在長江上游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中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跨區域協作的意見》,主動服務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抓服務大局,發揮職能彰顯黨建活力。檢企結對共建黨建品牌,與省級民生工程夾金山隧道建設方黨支部簽訂支部共建協議,以黨建引領彰顯服務大局的擔當。2022年以來,在公益訴訟檢察履職中,在面向全市招募的100名志愿者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共產黨員+民主黨派成員”的形式,推動檢察監督和民主監督有機結合,收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6條,轉為案件辦理9件,打造公益保護法治共同體,形成共同推動長江上游生態保護的合力。圍繞生態環境領域公益損害問題立案32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23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5件,單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7件。督促保護雨城區黃泥崗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主動發揮職能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承擔省檢察院交辦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外出管理法律監督試點工作,推動對8名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依法準予外出經營,贏得各方點贊。
抓司法為民,扎實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把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體現在檢察工作履職的全流程、全環節。2022年以來,傾力守護弱勢群體,開展“清零”百日行動、根治欠薪“利劍”行動,運用支持起訴等監督手段保障農民工“勞有所得”,幫助114名農民工兌現勞動報酬120萬元。傾情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察監督,與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開展檢校合作,在食品藥品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辦理“鉛超標回收油”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公益訴訟案件5件,主張懲罰性賠償一千余萬元,讓違法者付出高昂代價,“痛”到不敢再犯。“檢察公益訴訟助推食品安全保護研究”項目成功獲得省法學會2022年度法治創新實踐專項課題立項,實現公益訴訟檢察實踐理論研究新突破。
(雅安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