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背景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川渝兩省市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合力打造跨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期間,強調川渝要堅持一盤棋思想,加大力度、縱深推進,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更好發揮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作用。視察四川時強調要加強成渝區域協同發展,強化經濟承載和輻射帶動功能、創新資源集聚和轉化功能、改革集成和開放門戶功能、人口吸納和綜合服務功能,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盡快成為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著力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和一體化理念,持續以黨建引領跨區域協作關鍵環節融合突破,瞄準機制構建、平臺發展、項目建設、區域服務領域,建立健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四個一體化”協作發展機制,加快打造全國跨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主要做法
堅持黨建統領,推動機制構建一體化。充分發揮兩省市黨委全面領導作用,迭代升級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議、聯合辦公室、聯合專項工作組四級合作機制,科學搭建“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高效協同體制機制,實現跨區域目標任務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推進“四強”黨支部建設,開展黨員干部互派掛職鍛煉,建立掛職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和劃片黨小組兩級運行機制,共開展5批次501名黨員干部互派掛職,推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確??鐓^域協調協商工作高效運轉。
堅持黨建聚力,推動平臺發展一體化。以點帶面、高位推進,建立省市領導定點聯系平臺推進機制,制定實施《省市領導分工方案》,明確每個平臺聯系領導和部門,負責研究推進平臺建設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兩省市常務副省市長牽頭聯系川渝高竹新區和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2個平臺。通過聯合成立管委會、領導小組等形式,推動22個聯合專項組和10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加快實施本領域年度工作要點。高竹新區作為跨省共建新區,由兩地共建管委會加強對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管理。內榮農高區以產業合作為主要任務,兩地成立聯合指揮部,由市區黨員領導干部直接調度平臺建設各項任務。
堅持黨建賦能,推進項目建設一體化。完善建立由兩省市領導聯系、發展改革委牽頭、支部書記負責、支部黨員同志具體實施的重點項目推動落實機制,推動各牽頭部門、市區(縣)建立黨全面領導的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川渝合作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在全國率先建立重大項目聯合調度服務機制,共建重大項目數量、總投資額均呈現逐年翻番的高速增長態勢。建立兩省市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工作機制,8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33億元。兩省市發展改革委牽頭按年度滾動實施川渝共建重點項目,扎實推進川渝100個合作事項、300個重大項目和成渝50個合作事項落地見效。
堅持黨建增效,推進區域服務一體化。堅持以一體化思維破除區域壁壘,聚焦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要板塊,聯合發布四批355項“川渝通辦”事項,推出三批82項便捷生活行動舉措,優化完善政策舉措共同補齊“短板”,推進一體化發展水平。兩省市黨員同志真抓實干、積極進取、擔當作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民生政策普惠均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驗啟示
綜合實力持續邁上新臺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駛入快車道、跑出加速度,兩省市GDP五年間連續跨越3個萬億級關口、邁上9萬億臺階,雙城經濟圈GDP總量達8.6萬億,占西部地區比重超30%。攜手打造4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形成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川渝地區引領西部、服務全國的標識度和貢獻度顯著增強。
重大標志性成果持續涌現。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6個國家和地區548個港口,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3.6萬列、位居全國第1,川渝機場群旅客吞吐量超1.36億人次。
制度性貢獻影響力持續提升。雙城經濟圈建設跨區域協作18條經驗做法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通報推廣,相關實踐案例被中央組織部編入第六批全國干部培訓教材,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經驗做法正為全國諸多城市群建設和跨區域合作提供借鑒。
(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指導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