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各級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誠信行為的監督識別、建檔記錄、跟蹤管理,廣安市廣安區聚焦“建什么、怎么建、如何用”三個方面,推動黨員干部誠信檔案工作提質增效。
聚焦“建什么”,構建“信息完整”檔案體系。一是建立一本紀實檔案。各單位按照“一人一檔、動態管理”的原則,落實專人采集信息,逐人建檔造冊。實時更新獲得各類表彰獎勵、參加重大中心工作等4類正面情形及違法違規、失信違約被司法判決、紀律處分、問責處理等9類負面情形。二是建立一本誠信臺賬。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管理全區干部信用信息,通過匯總、整理、比對等,以身份證號碼為標識,形成可關聯的信用臺賬。三是建立一個修復機制。在失信信息披露期限內,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按照“誰認定,誰修復”的原則,經信用信息提供單位同意,可依法依規撤銷或者變更失信信息。
聚焦“怎么建”,明確“程序規范”審核流程。一是所在單位“多對一”審核。在干部職工如實填寫誠信檔案紀實表的基礎上,所在單位按“個人申報+分管領導核查+主要領導審查”方式分層級、分步驟把關誠信信息。二是誠信信息“點對點”反饋。區紀委監委、區人民法院、區公安分局等職能部門,認真審查全區在編在崗職工違紀違規、行政處罰、失信違約等信息,及時反饋通報其所在單位。三是聯席會議“面對面”甄別。區委組織部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對審核匯總的誠信信息再次甄別,對干部失信情況逐一分析認定,并落實6個月至2年的失信影響期。
聚焦“如何用”,樹立“獎優罰劣”激勵導向。一是與干部考核掛鉤。新增失信信息的干部當季平時考核評為“一般”及以下等次,當年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等次;平時考核“好”、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從無新增失信信息的守信人員中產生。二是與評優評先掛鉤。對誠信事跡突出的干部優先推薦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各級表彰獎勵對象;失信干部在影響期內,取消一切評優評先資格,不享受各級表彰獎勵。三是與干部選拔任用掛鉤。對誠信事跡突出的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任用、晉升職級;對嚴重失信的干部視情況作出調崗、降職、降級或其他處分等處理。
(廣安市廣安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