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省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精神,著力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黨建與業務如何更好地融合,是機關黨建工作的難點之一。
去年10月,四川省印發《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省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緊扣“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的工作定位,強化黨建賦能,對于全省各級機關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四川各級機關如何圍繞服務中心大局,堅持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針對機關黨建“燈下黑”“兩張皮”問題,怎么創新工作方式?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又是如何探索有效路徑的?近期,記者進行了采訪。
融合如何走深?
聚焦中心大局,更“有力”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機關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牽頭與重慶市委直屬機關工委,聯合組建“川渝共建·機關先行”青年黨員先鋒隊,探索建立川渝省市機關直接聯系服務園區、開發區等機制。
過去一年,青年黨員先鋒隊組織川渝兩地青年黨員采取多種方式深入川渝高竹園區開展志愿服務,舉辦專題培訓班、推動30余件助企發展民生實事落地、幫助園區(企業)紓困解難等,探索出一條川渝省市機關直接聯系服務園區、開發區等的新路子。
記者了解到,通過“園區企業點單、機關工委收單、部門(單位)派單、青年黨員先鋒隊接單”等形式,“散落”在園區企業的問題訴求集中呈現出來,精準服務得以實現。當前,以青年黨員先鋒隊為載體,川渝兩省市進一步強化協作聯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
以高質量機關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為全省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省發展改革委始終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緊緊圍繞“政策研究、規劃計劃、投資管理、改革創新、綜合平衡”五大職能,充分發揮機關黨建協同優勢,建立黨建引領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協作機制,推動機關黨建向產業聚焦、向項目聚力、向發展聚能。
中鐵五局項目黨支部黨員開展黨組織活動。供圖/中鐵五局
成渝中線高鐵,便是其中的標志性、示范性項目之一。“建設之初,我們就以做優做強四川‘鐵建先鋒’黨建品牌為抓手,通過組織聯建、難題共解、資源聚合著力破解跨區域協調難、要素保障難等影響鐵路建設的堵點問題,積極為新時代黨建引領重大工程攻堅開展四川試點、提供四川經驗。”省發展改革委鐵路和機場建設管理處處長王魏說,政府鐵路建設管理部門、項目業主、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參建各方,在成渝中線高鐵項目代表處、管理部組建成立聯合黨支部,同向發力,推動“資源、力量在工程一線集聚”。
為了壓縮成渝鐵路特大橋2號主墩造橋機拼裝的時長,一支由聯合黨支部抽調的黨員攻關工作組隨即成立。“隊伍由成渝中線指揮部黨員、中鐵三局集團公司黨員組成。”成渝中線聯合黨支部書記謝志剛說,13天的現場攻關,攻關工作組用“清單作戰圖”和“模塊化吊裝”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工期縮短至15天。
擰成一股繩,最大限度發揮效能、推動發展。在全省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黨建工作始終緊扣中心、服務大局,讓各項部署精準落地、各項工作精準推進、各項舉措精準見效。
德陽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圍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搭建平臺載體促融合,推動工作重心向工業聚焦、力量向工業集中、資源向工業傾斜;依托“薪火相傳”“示范強基”“黨徽閃耀”等項目載體,引導市直機關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主戰場當先鋒、打頭陣;探索“一線建堡壘、一線派鐵軍、一線送服務”工作模式,在重點項目和招商一線建立黨支部,向工作專班和服務窗口選派優秀黨員,以黨建引領經濟建設跑出“加速度”。
綿陽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在科技城建設等重點工作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成立黨員先鋒隊攻堅克難,發揮表率作用;市委網信辦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網絡輿情源頭防范、過程管理和應急處置;安州區委區直機關工委結合駐村幫扶、社區提質、企業增效,將黨員干部放在急難險重一線當先鋒、作表率。
找準黨建與業務“往哪融、融什么、怎么融”,黨建優勢正變成助推發展的優勢,“勁往一塊使”的效用加速釋放。
效應如何放大?
突出行業特點,樹“品牌”
對標對表《意見》任務要求,如何立足實際精準發力?四川省財政廳在持續高標準落實《意見》規定動作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創新自選動作,打出了一套“黨建+”組合拳。
聚焦深化理論武裝,健全完善領學督學研學促學自學“五學聯動”機制,實施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創新建立“財政青聲”理論學習品牌,推動理論學習提質增效;打造“黨領財興·爭創先鋒”黨建品牌,搭建“1+N”財政黨建品牌矩陣,全覆蓋推進“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成功創建21個黨建品牌;加強青年干部實踐鍛煉,創新實施財政青年干部“學思進、踐悟行”微實踐提能工程,引導財政青年干部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像這樣既“明確重點抓落實”,又“創新方式尋突破”的工作思路,在地方財政部門也有不少。
眉山市財政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立項“小小‘一卡通’惠及‘大民生’黨建書記項目”,積極探索黨建與財政業務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有力有效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財政業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涼山州財政局創新“三農”金融新發展模式,積極推廣“黨建+金融”共建共聯模式,打造“銀村共建、互促共贏、深度融合”黨建品牌;著力構建“三農”信用體系,推動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參與的信用村、信用戶建設,開展“信用村”“信用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
事實上,在四川省直各部門(單位)及市州各級機關,落實《意見》要求,突出行業特點和系統特色,實現黨建與業務融合“放大效應”的突破還有不少。
四川省公安廳始終突出“公安姓黨”的政治屬性,鑄造“最強信念”,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擦亮“政委宣講團”“向人民報告”等品牌,確保全警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四川省水利廳堅持強黨建與抓業務深度融合,圍繞水利階段性中心任務,開展“我要干、不督辦,黨員作示范”等活動,組織引導全廳黨員以飽滿熱情奮力投身水利事業;全面啟動“蜀水先鋒”系列黨建品牌創建,運用“黨建+質量”“黨建+安全”“黨建+服務”等模式,凝聚參建各方合力,破解項目建設中的困難障礙,引領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不斷跑出“加速度”。
劍北糧油農業現代園區。供圖/廣元市農業農村局
廣元市農業農村局以培養忠誠擔當、專業專長、務實落實的“三型”三農干部為抓手,擦亮“‘三型’先鋒引領三農‘豐’景”黨建品牌,聚焦農業主線,通過開展“三型”先鋒評比、建立重點工作黨小組、組建農業專家服務團等方式,優化組合黨建和業務資源,助推農業農村發展。
從“亮牌”到“品牌”,黨建與業務融合正以最鮮明、最生動、最具特色的形式呈現,形成更持久的影響力。
口碑如何提升?
聚焦群眾需求,升“溫度”
4月13日,一場為期7天的扎實培訓,在四川長征干部學院夾金山分院開啟。來自攀枝花市直機關的60余名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在研討教學中,碰撞出不少“如何以機關黨建引領助力攀枝花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思想火花。
阿署達四季花海成為當地群眾休閑之地。供圖/中共攀枝花市委社會工作部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此次培訓,只是攀枝花市各機關在推進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聚合力、謀方法的一個縮影。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為重要抓手,聚力打造品質、綠色、幸福、安居、文明城市。”攀枝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通過優化組織設置、有效整合資源等方式,開展了“黨建+基礎設施補短攻堅行動”“黨建+居住環境改善、棚改土地盤活攻堅行動”“黨建+韌性城市建設攻堅行動”等,真正“筑好”品質之城。
“在推動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們聚力打造‘紅色引擎·商務先鋒’黨建品牌,在商貿流通、消費提振、對外開放等領域多點發力,奏響以商富民‘協奏曲’。”攀枝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完善商業體系、促進雙向流通等舉措,2024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4萬人,服務業占比達82%。
而這,也正是四川各級機關發揮黨建和業務“融”的優勢,“升溫”業務工作的一個切片。
成都鐵路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積極解決人民群眾、鐵路企業、地方政府急難愁盼問題;制定并實施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方面措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宜賓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學習貫徹《意見》,出臺相關實施方案,明確市直機關在職黨組織及在職黨員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間,集中聽取一次本單位聯系社區、村、企業以及管理服務對象意見建議,集中盤點一次民生工程、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的就業、養老、醫療、飲水、出行等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組織隊伍在一線建強、服務群眾在一線發力。
蘆山縣人民檢察院著力提升履職盡責能力,扎實推進公益訴訟,推動建立與公安、法院和行政執法機關的聯席會議制度、信息通報機制,暢通監督渠道;依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黃賭毒專項整治等,服務平安蘆山建設;堅持“檢企共建”,加強同縣電力公司、縣移動公司等企業黨建共建結對,通過上專題黨課、職務犯罪案例解析等形式,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服務業務工作水平。
從“力度”到“溫度”,越來越多的機關單位正從黨建和業務相互融合促進中,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
(《四川黨的建設》全媒體記者 蔣筱青 范吳瑕)